市城區不文明養犬整治初見成效
隨著城市養犬數量的逐年遞增,市民反映各類犬只擾民、犬只傷人事件問題日益增多。規范市城區文明養犬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點整改問題清單交辦以來,市公安局等相關部門迅速行動,通過廣泛宣傳發動、集中登記備案、強力整治規范,倡導市民依法、文明、科學養犬。近日,市城區的公園、小區、道路等地,發現遛狗不牽繩、犬只隨地大小便等不文明養犬現象大大減少,規范市城區文明養犬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每天18時以后是市民遛狗、散步的高峰期。連日來,記者先后走訪了市城區濱湖公園、詩墻公園、穿紫河風光帶等地,碰到20多位遛狗的居民,他們都用繩子拴著愛犬。記者詢問養犬人是否為愛犬辦理犬證,有一半以上的市民表示已經給愛犬進行了登記備案,地面上也沒有發現犬只大小便的痕跡。不少市民表示,這兩個月以來,不文明遛狗的現象確實減少了很多,市民養犬素養明顯提高。“以往散步常常踩到狗糞,現在感覺干凈了不少,遛狗不拴繩的現象也明顯減少了。”家住穿紫河附近的龔女士認為,犬只規范管理既可以避免他人受到攻擊,也可以防止犬主因狗傷人惹麻煩。
然而,記者發現仍有個別市民遛狗不拴繩,也未按規定給犬只配備嘴套。當晚,記者在工人文化宮青年路段碰到一對年輕男女正在人行道上休閑遛狗,他們用繩子拴著金毛犬,但金毛犬身上并沒有掛上犬只準養犬牌和嘴套。犬主鄧先生表示,已為自家犬只登記備案了,但出門忘記攜帶遛狗繩了,他也沒有詳細閱讀過《常德市城市養犬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因此不了解外出遛狗要給犬只配備嘴套的規定。
據了解,自今年7月起,市政府先后召開常德市城市養犬規范管理工作會議,出臺了《常德市城市養犬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市公安局為我市城市養犬管理的牽頭部門。9月,我市公安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在市城區開展城市養犬集中整治和規范管理,先后印發《通告》5000份、文明養犬手冊5000份,文明養犬倡議書10000余份,發放了28套捕狗工具,對違法違規養犬和不文明養犬行為、犬吠擾民、違規涉犬經營單位進行集中整治。
與此同時,市公安局組織市城區20家便民服務點工作人員、部分派出所分管社區的民警代表進行城市養犬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培訓,對犬只進行集中登記管理;積極推進養犬管理社會化進程。截至11月14日,我市共提請注冊申請犬只1192只,審核拒絕198只,審核中204只,審核通過犬只790只,其中完成辦理犬牌395只,待核驗及辦理中395只。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不文明養犬整治行動已成為一項常態化的行動,科學養犬、文明養犬的氛圍基本形成。為了鞏固現有成果,下階段市公安局在繼續做好規范城區文明養犬宣傳時,加大對流浪犬的管控力度。
(責任編輯:晏紫卉)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