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區多點發力助推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我區社會組織廣泛活躍在養老服務、衛生醫療、教育培訓、兒童關愛保護、殘疾人服務等領域,在促進我區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涨?,記者在武陵區民政局采訪時,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陵區民政局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力度的決策部署,對社會組織堅持積極引導發展、嚴格依法管理兩手發力,不斷加強創新,助推了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截至目前,武陵區共登記社會組織415家,其中社會團體79家、民辦非企業單位335家、基金會1家,社區(村)社會組織備案近400余家。這些社會組織滿足了武陵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優化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社會治理新格局,為建設美好武陵貢獻了力量。擁有義工10余萬人的區義工聯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活動累計8萬余場;近心幫心理健康協會線上線下開展心理幫扶公益活動,受益群眾超過6萬人;和事佬聯合會的村(社區)工作室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000多起,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平安隱患700多起;學田工志愿服務聯合會被評為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愛心媽媽聯合會組織孤兒、留守兒童開展了“遇見最好的自己”夏令營和2019留守兒童嘉年華活動;遍布武陵區14個鄉街的16個“武陵紅”老黨員志愿服務站成為今年武陵區民政局申報的“五化”民政建設創新實驗主題項目,運用“5+1”工作模式(即5個老黨員志愿服務崗配備1名專業社工),通過扶貧幫困、義務巡邏、日常娛樂等多種形式給予社區困難人員、矯正人員、殘疾人、留守兒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關愛。
近年來,武陵區民政局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推進登記管理改革。降低登記門檻,簡化審批程序,依法開展年檢,所有業務實現一站式網上辦理。二是構建綜合監管體系。全面完成政社脫鉤,嚴厲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非法活動,開展了社會組織非法集資風險宣傳和排查防控工作。三是完善區級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平臺。自2016年開始運行的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實行“進駐—孵化—評估—出殼”工作模式,至今孵化了25家社會組織,創辦了社工學校、《社會組織之家簡報》,組織開展了“手拉手,情系藏族小伙伴——暖衣行動”、“追夢新征程,社會在行動”區社會工作宣傳周、“迎國慶我和我的祖國,同唱一首歌”快閃等群眾活動,僅2019年就為區社工協會、區致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武陵紅老黨員志愿者聯合會、區青青里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區社會動員指導中心、區智慧養老技術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搭建平臺,承接了鄉街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區戒毒康復站、文明交通勸導、社區志愿服務培育、未成年人保護關愛、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養老服務規范體系建設等342萬元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四是夯實黨的建設基礎。武陵區社會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全面完成社會組織黨支部陣地標準化建設。
(責任編輯:晏紫卉)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