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疫”醫(yī)心
2月1日16時許,吳娟撥通了正接受醫(yī)學觀察的高某某電話,簡單介紹自己后,吳娟和她拉起了家常:“高姐,中午吃的什么菜???合不合口味?。俊?/p>
“我吃的牛肉、小魚,味道不錯。政府挺關心我們,伙食好著呢!”電話那頭,高某某聲音響亮、情緒穩(wěn)定,這讓吳娟懸著的心放下來了。
今年46歲的吳娟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10年心理干預與疏導經驗。1月30日,常德市武陵區(qū)團委牽頭成立區(qū)疫情防控專業(yè)心理志愿者專家?guī)欤心?0名經驗豐富的專業(yè)心理志愿者,公布心理咨詢電話,為醫(yī)護人員、確診患者以及醫(yī)學觀察對象等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吳娟報名參加,一對一為武陵區(qū)永安街道居民高某某進行心理疏導。
高某某本想在今年春節(jié)多陪陪從北京回來的兒子,但農歷臘月廿八,她患感冒到一家診所打針。不料診所中有一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高某某是密切接觸者之一,需要進行醫(yī)學觀察。原本性格開朗的高某某被隔離后,對沒能陪好兒子感到愧疚,更害怕自己感染病毒,這使她坐立不安,情緒激動。
1月31日,高某某隔離第3天,通過電話接受了吳娟的第一次心理疏導。高某某年長,吳娟稱她高姐。拉家常,講經歷……吳娟循序漸進,高某某也慢慢敞開了心扉,兩人話題越來越多。第二次心理疏導時,吳娟調動高某某情緒的積極因子:“這次隔離,給你的家庭帶來變化了嗎?”
“變化可大了。丈夫以前不做家務,現(xiàn)在知道拖地了。兒子從不進廚房,這兩天也學著做飯了……”高某某打開了話匣子。吳娟因勢利導:“這真是意外的收獲!高姐,我們一起堅持,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為了以后更好地和家人團圓,加油!”雖然還只做兩次疏導,但看到高某某低落和焦慮的情緒得到釋放,恐懼感慢慢消失,吳娟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武陵區(qū)團委書記陳端婷告訴記者,該區(qū)已安排心理專家輪流開展工作,同時繼續(xù)招募專業(yè)心理志愿者,為這次戰(zhàn)“疫”中有需要的人醫(yī)“心”。
(責任編輯:李明鳴)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