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10萬畝中稻測產再創新高
連日來,津市10萬畝中稻陸續進入成熟收割期,田間地頭金色的稻浪中,稻農們滿懷豐收的喜悅,加緊收割稻谷,確保顆粒歸倉。
在毛里湖鎮清泉村2000畝水稻種植基地,稻農駕駛著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稻田中來回穿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新鮮的稻谷經過收割、脫粒、吐稈等一系列工序后被收入糧車。
“我今年種了30畝優質稻,平均畝產約1400斤,收成還不錯。這多虧村里幫忙,我心里特別感激。”毛里湖鎮清泉村種植戶魯秉淼看著金黃飽滿的谷粒,滿心喜悅。
為進一步提高種植戶種糧積極性、穩步提升糧食產量、增加種植戶收入,今年以來,津市積極組織農技人員下鄉入村,指導種植戶結合實際,科學選擇產量高、質量好、抗病性強的優質稻種。
津市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油稻輪作等舉措,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積極推廣優質稻品種改良,定點派駐農技人員開展技術幫扶,定期定時精準發放病蟲害情報等措施,引導種植戶科學種田、高效種田。截至目前,津市中稻種植面積已擴展到10萬畝。
據悉,津市今年中稻產量預計比去年增長約5%。9月中下旬進入收割高峰,10月上旬全部收完。收割結束后,農戶搶種油菜、蔬菜、藠果和綠肥,力爭消滅冬閑田,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終審:晏紫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晏紫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