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狠抓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4月1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常德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將于近日開門迎客。這是我市狠抓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成果。
常德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
2016年7月,我市成功獲批國家級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全市共有45家企業納入試點,總投資約8億元。目前,試點項目已全部完成建設,并成功通過驗收。
為打造泛湘西北農村現代物流樞紐中心,近年來,我市狠抓產業建設,共投入資金230億元建成了沅水流域、澧水流域農村物流產業走廊。僅2020年,就投資54億元建設了常德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投資32億元建設了澧縣三科農商城,該商城現已與重慶、廣西等省市的8個農商城實現了互聯互通,共同構建輻射全國的農產品交易網絡體系。
澧縣三科農商城
為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我市著力打造“本級體系 農產品基地 創客孵化 協同發展”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形成了“百家企業、千家網點、萬家微商”的電商產業格局。其中以石門縣的農村電商發展最為健全,到目前為止,該縣已建立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設置農產品、工業品集中倉儲區域,配置物流配送車輛21臺、冷鏈運輸車輛1臺,規劃物流運行線路19條;還整合了申通等6家快遞物流企業集中入駐倉配中心,實現了統一運行、統一分揀、統一配送。分撥中心月均處理進、出口快件分別達70萬件、15萬件。
對鄉村配送車輛實現了“標識、調度、信息服務、規范管理”四統一,加快了運輸網絡進出頻次,形成了以鄉鎮為基點,輻射行政村的環形配送路線,實現了上下行快件均可在48小時內配送到村站點的目標。其中漢壽縣從2017年開始著手實施農村快遞物流體系試點建設,成立了縣郵政分公司與社會快遞企業聯盟,形成了以郵政為主體、快遞企業助推的配送模式,構建了高效便捷持續的農村物流通道。截至目前,該縣已有快遞企業15家,快遞投送車輛700余臺,從業人員1100余人。通過資源的對接共享,迄今共節約物流運輸成本850萬元。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