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端午】繡香囊、做艾條 丁玲紀念館端午節活動儀式感滿滿
活動現場
唐代篆香表演
孩子們巧手繡香囊
DIY兔子香囊精美可愛
孩子們在鐘玲(左一)的悉心指導下,完成了艾條制作的封邊步驟
艾條制作體驗現場
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做手工艾條
端午節來臨之際,6月18日下午,常德市丁玲紀念館舉行了“‘香’約端午 共話傳承”活動。活動特別邀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香制作技藝傳承人、常德市香文化研究會會長鐘玲,與30組家庭共60余人開啟了一場香薰制作體驗之旅。
活動伊始,在欣賞了唐代篆香表演后,鐘玲帶著大家追溯了端午節的由來,介紹了香文化豐厚的歷史底蘊,以及熏艾條、佩香囊的文化起源和作用。現場,香囊零碎花布、針線、彩繩、絲線、掛飾配件以及艾草香料等制作材料一應俱全、琳瑯滿目。大家各自挑選喜歡的花色,并在鐘玲及紀念館志愿者的示范引導下,開始穿針、引線、縫制、裝香料……
“走線要整齊,收口一定要反口對折再縫合,收口縫合彩線要與香囊的整體顏色搭配好。”大家一邊制作,一邊討論。伴隨著陣陣幽香,不一會兒,一只只玲瓏可愛、立體飽滿的兔子造型、粽子造型的香囊在大家的巧手中誕生。看著一個個成品“出爐”,大家興奮地相互展示和點評,現場其樂融融。
此時,順利完成香囊制作的家庭已經迫不及待進行著艾條制作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開始剔除粗枝細梗和質量差的艾葉,然后將艾葉手搓成絨,再輔上桑皮紙并卷成柱,最后進行膠水封邊。大家在艾條制作過程中,了解到了中國醫藥的博大精深。
“這次的體驗活動真的很有意義,既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讓他在實踐中體會到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家長周女士說。
終審:陳麗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