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堯天坪龍燈
類別:傳統體育
級別:省級
批次:第四批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
龍燈始于西漢、盛于唐宋,自宋代傳入沅澧流域。舊時,城鄉的街坊宗族、集鎮村寨、同鄉會館等都備有龍燈;老百姓亦扎制草龍祭祀春天。自明朝始,堯天坪龍燈傳統的“社火”祭祀表演開始與武術套路相結合。清同治《武陵縣志》載:“十五為上元節。前后數日內或舞獅子、舞龍燈,以相娛樂,至十五夜則達旦方已。”近代,“堯天坪龍燈”與民間競技體育結合更為緊密,逐步成為民間體育健身項目。
《常德民俗志》載:“龍燈的品種很多,常德盛行長龍,用篾絲制成有花眼的長圓簍約二十個,糊以皮紙,套上把手,以作龍身。另扎飾龍頭、龍尾,用彩布將頭、身、尾連接起來,簍中置燭。扎彩球一個,安上手把,俗稱龍珠。”堯天坪龍燈在承襲傳統龍燈的技法上,先后形成自身獨有的傳統玩法和招式,如“太極圖”、“蝦子戲水”、“荷葉展翅”、“抽屜環”、“黃龍穿洞”、“黃龍采浪”、“搶寶”、“織花籬笆”等十多種風格套路。近現代又創新“龍脫衣”、“快舞龍”、“八五節”、“直躺舞龍”、“大橫八字花”、“360度螺旋龍”、“搖船龍”等打擂比武招式和刀棍劍戟等武術招數,使之成為一種既具觀賞性、又具比賽型的民間集體競技型體育活動項目。
1979年始,“堯天坪龍燈”開始為外界所知曉。龍燈隊受邀,多次在省內外進行表演并獲獎。其中主要成果有:1991年2月常德市“民間藝術大賽”舞龍隊獲三等獎;1985年3月省體委授予“文體之鄉”榮譽稱號; 1998年2月省文化廳授予“龍獅藝術之鄉”; 2006年3月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07年,我鎮龍燈隊參加了湖南省第四屆農民運動會開幕式的表演;2008年9月至今連續三屆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堯天坪鎮“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光榮稱號。2010年6月,堯天坪龍燈6龍6獅代表湖南省進京參加“首屆全國農民藝術節”開幕式的表演,獲最高獎項“金穗獎”。
堯天坪鎮現具有較高表演水平的龍燈隊伍超過30支。近年來,鎮政府在打破原以宗族為主體相傳的傳統模式基礎上,緊抓幼兒、小學生、中學生技藝培訓等措施,建立了日趨龐大、技藝超群的民間文化藝術隊伍。并且聘請了龍獅教練,專門負責傳承工作,利用學生體育課的時間,為孩子們傳授舞龍舞獅的技藝。2015年1月,堯天坪鎮的廣場里,600多名學齡前兒童在父母或是爺爺奶奶的帶領下,舞龍、舞獅、羅漢舞、蚌殼舞、巫舞、九子鞭、采蓮船……龍獅的威武與雄壯感染了全場觀眾。
2016年,“堯天坪龍燈”列入第四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