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楊幺的民間故事
類別:民間文學
級別:省級
批次:第二批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
漢壽縣古為三苗屬地,春秋晚期屬楚,西漢稱索縣,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濱,面積2034平方公里,人口78萬(含西湖農場)。北部屬洞庭平原,南部系丘陵。
北宋末,南宋初,金兵入侵中原,宋朝統治者屈辱求和,官府對民間搜刮越盛,豪紳掠奪易熾,流寇沿途搶劫,又加上水災連年,迫使湖口(今酉港鎮柳林嘴)漁民楊幺率眾結社,“衛境保民”,繼而響應武陵(今鼎城區)人鐘相起義“等貴賤、均貧富”,恢復發展生產,抗擊宋王朝,防御金人入侵。鐘相犧牲后,起義中心轉到龍陽(今漢壽縣)楊幺稱“大圣天王”,為七州十九縣義軍擁戴,連續粉碎宋軍六次圍剿,多次拒宋朝廷招安和偽齊誘降。
楊幺起義八年多里,在起義區內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和政法制度,努力發展生產、建設村寨。實行亦兵亦農,“春夏……耕耘”,“秋冬”征戰。修筑堤垸,植柳護堤,建置堰閘節制雨水。養殖魚類,創制改建戰船,互濟互助,保護生態蚊蟲,愛護水禽……為后人流下了許多珍貴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遺產。
因而,八百多年來,大量膾炙人口的楊幺故事,以漢壽縣為中心,輻射全國,楊泗廟、赫神廟比比皆是,楊泗菩薩、楊泗將軍有口皆碑。
“楊幺的民間故事”以漢壽為中心,口述傳承者頗多,主系分明,支系林立,僅漢壽縣內便有城區、圍堤湖鄉主系,酉港、洲口、滄港、新興、聶家橋、毛家灘、太子廟等鄉(鎮)支系……
與“楊幺的民間故事”同時形成的還有歌謠、諺語、俗語。后來都影響了文人創作,如《說岳全傳》。楊幺故事中雖有一部分已由文人采編載入史冊,但故事的原汁原味沒有保存,尤其是現代生活文化氛圍,變化甚大,不少傳承人早已作古,健在者也年過古稀,傳人越來越少,,亟等挖掘、整理、繼承。現在申報保護,有望這一精神瑰寶承傳千載。
2009年,“楊幺的民間故事”列入第二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