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桃花源傳說
類別:民間文學
級別:省級
批次:第一批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
自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世以來,桃花源便成了人們心目中向往和追尋的人間仙境、理想樂土。這里不僅有千姿百態的奇山秀水,而且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即許許多多神話般的故事傳說。
古往今來,這些民間傳說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桃花源里玄妙的道教文化、樸實的隱逸文化、神奇的地域文化;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桃花源人民狩獵、養殖、耕織、嫁娶、生育、繁衍的進化過程;反映了這里的人們不甘屈服于社會和自然的壓力與環境作斗爭的精神和意志,表現了他們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想象能力。這些故事傳說伴隨著桃花源的發展而不斷繁盛,為桃花源古老的文化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傳說里,“漁郎問津、桃花源的故事、桃樹的故事、空心杉的來歷、沈羲得道、羅襪仙子、寸趾姑娘、古秦仙樂、千丘田、遇仙橋”等等,這些傳說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斕、追求真情、向往自由的美好畫面,也是人們內心渴求幸福生活的外在反映。“二黃聞道、瞿童升天、黃聞鎮妖、關公顯圣”等等,這些傳說曲折離奇、栩栩如生,反映了桃花源人為了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不被沾污,世代相守,展開了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惡丑之間的斗爭。“玩月亭的傳說、劉禹錫題碑、蘇東坡借雪、種桃道人、陶淵明與桃花源”等等,這些傳說虛實相接,既體現了文人墨客對桃花源的追尋和向往,又體現了歷代人們在保護桃花源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碧桃的來歷、靈龜鎮潭、方竹、淚石和紋石”等等,這些故事富于幻想,形象生動,體現了人們懲惡揚善的美好心愿。
“桃花源傳說”有不少故事已形成多個口頭傳說版本,具有眾多的流派;“桃花源傳說”由人們世代傳承和發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006年,“桃花源傳說”列入第一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