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蒿子粑粑制作技藝
類別:傳統技藝
級別:市級
批次:第五批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
桃源蒿子粑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不僅以獨特的風味聲名遠播,而且以其美麗的傳說傾倒四方賓客。幾經滄海而代代相傳, 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蘊在桃源人民的繼承和發揚之下大放異彩。桃源蒿子粑粑, 蒸煮的是本土特色, 品嘗的是傳統美食。中藥界有諺語為證:“三月茵陳四月蒿”,蒿作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蒿子又名野蒿、香蒿、青蒿、草蒿等等,性味苦、辛、寒,歸肝、膽、腎經,主要功效為清退虛熱,涼血截瘧,解暑解熱等。用于瘧疾寒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瘵,日晡潮熱,暑熱外感,頭昏頭痛,溫熱病后期,夜熱早涼等等。近代,人們用現代科技手段從蒿子中研制出“青蒿素”,對治療瘧疾有特效,是一種享譽世界的中藥產品。
桃源蒿子粑粑已有兩千年多的歷史。傳說農歷三月初三是蛇出山的日子,蛇在民間是害蟲的象征,人們便在這天做蒿子粑粑塞入蛇洞,讓蛇出不來,這種風俗叫“塞蛇眼”。 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塞蛇眼”。桃源蒿子粑粑在跨過歲月的長河里,記錄了流淌不息的民俗飲食文化歷史痕跡。有眼光的桃源商家們,早已用粽葉包裝每一塊蒿子粑粑進入市場, 銷往國內外。
蒸熟的蒿子粑粑,粘性很強,顯得格外翠綠清爽,能清析看見里面有交錯成絲狀的蒿子葉纖維。吃起來能保持蒿子的清香原味與鮮美,留下久久的回味;倘若是油煎食用,會散發出四溢的蒿香。它那黃澄澄的顏色,綿軟香甜的口感,誘人饞涎欲滴。
目前,成立了桃源縣蒿子粑粑生產銷售合作社,先后投入近100萬元在茶庵鋪鎮、沙坪鎮、楊溪橋鎮、鄭家驛鎮建立了集中成片的生產銷售點。加強蒿子粑粑專業戶的技能培訓,深度開發系列產品,使桃源蒿子粑粑逐步走向更加廣闊的市場,逐步成為桃源走向世界的一張美食名片。
2019年,“蒿子粑粑制作技藝”列入第五批“常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