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全民共治 打贏藍天保衛戰
- 時間:
- 2017-11-22 15:00
- 嘉賓:
- 咼濱辰 【市環保局局長】
- 簡介:
-
十九大報告中,把建設生態文明列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并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
姓名: 咼濱辰
職位: 市環保局局長簡介: 主持市環保局行政管理工作;聯系漢壽縣環保局。
-
網友: 經開區人民
常德電廠對常德市空氣質量有沒有影響?
-
網友: 霧霾
目前環境空氣質量形勢怎樣?
-
網友: 污染源
我市是如何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
-
網友: 環保衛士
如何認識和看待“藍天保衛戰”?
-
主持人: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中,把建設生態文明列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并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請問,作為政府環保統一監管部門,如何認識和看待“藍天保衛戰”?常德市的天是“藍”的嗎?是否需要“保衛”?
答:網友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19句直抵人心的話,其中就有一句“打贏藍天保衛戰”,可見以霧霾為標志的大氣污染,已經成為老百姓心中的痛點,也是近年來老百姓的一大“槽點”,“藍天保衛戰”在我國已經是勢在必行、時不我待。十九大報告回應了老百姓的關切,順應了老百姓的需求。 常德市的空氣質量在全省位居中游,近年來波動較大,2010年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是89.6%,隨后有一個下降過程,去年以來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又在回升。常德市城區空氣質量季節性變化尤其明顯,今年來冬春季霧霾抬升趨勢明顯,常德市也需要保衛藍天,我們現在也正是這么做的,而且是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去干的。
主持人:近年來我市是如何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哪些具體進展?
答:我們提出了實施“氣十條”,即開展十大專項行動:燃煤小鍋爐關閉、工業污染治理與監管、加油站油氣回收、工地揚塵控制、道路揚塵控制、餐飲油煙治理、禁止露天焚燒垃圾和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整治機動車排氣污染、關閉粘土磚廠等。 目前,全市火電、水泥等重污染行業的除塵、脫硫、脫硝治理等清潔生產改造均已完成,248臺燃煤小鍋爐有219臺關閉或改燒清潔能源,分布在各區縣(市)的221家粘土磚廠全部關閉,444家加油站、3家油庫已全部完成油氣回收治理,淘汰黃標車3.8萬輛。
主持人:工作量確實不少,應該見到成效了吧?今年又會有哪些新動作?
答:應該說已初見成效。我們都忘不了去年1月5日,常德城區霧霾籠罩,上午9時31分空氣質量指數瞬間達到441,常德市空氣質量防控指揮部啟動了霧霾四級響應。今年來,我市城區主要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我市空氣質量在全省的排位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已由年初的倒數第二,7、8、9連續3個月爬升到了全省第7。但由于我們多年來粗放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欠賬”較多,環境問題呈現累積、復合特征,現在到了爆發和凸顯期,大氣環境問題也是這樣,我們現階段還在“還老賬”——出清污染存量,這項工作是長期的、艱巨的,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能盲目樂觀。西方國家空氣質量大幅改善,大都花了30-5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今年,市政府出臺了《常德市藍天保衛戰專項行動方案(2017-2019)》,除繼續深入開展十大專項行動外,還將建立區域分類管控、污染源清單、網格化管理、第三方巡查、定期督導檢查等五大精細化管理機制。
主持人:作為一個常德人,我關心的是,我市目前環境空氣質量形勢怎樣?
答:截至2017年11月21日,市城區共監測325天,其中83天為優,173天為良,48天為輕度污染,14天為中度污染,6天為重度污染,1天為嚴重污染,優良天數比例為78.8% 雖然主要污染物濃度比去年下降,但在秋冬季節空氣質量改善不明顯,要完成省里下達給我市的全年空氣質量目標,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困難和挑戰是在秋冬和早春季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可稍懈。
主持人:影響我市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今年,我們委托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下簡稱總站)開展市城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源解析工作,分析發現:燃煤、機動車尾氣及二次顆粒物污染是常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重要來源,揚塵、露天焚燒秸稈垃圾、燃放煙花爆竹、餐飲油煙和露天燒烤等,也對常德市大氣污染有較大影響,此外,還有天氣靜穩、逆溫層等天氣因素和外來污染輸送等,也在秋冬和早春季節對我市空氣質量指標造成影響。
主持人:一說到城區空氣質量,很多常德人就會想到德山那兩個高高的、像煙囪一樣的東西,想到常德電廠的污染排放問題。到底常德電廠對常德市空氣質量有沒有影響?
答:其實我們看到的電廠那兩個粗壯的塔狀構筑物不是煙囪,而是蒸汽冷凝塔,作用是對通過發電機的蒸汽回收、液化再利用,排出的白煙是水蒸氣。只有最高的那個是煙囪,因使用了水霧除塵等技術,我們看到的白煙霧成分以水蒸氣為主。 常德電廠的問題群眾都很關注。為此我們委托省環科院開展了湖南華電常德電廠環境影響跟蹤評價(電廠周邊區域環境調查與評價)工作,評價報告經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評審通過,得出如下結論:
1、常德電廠污染治理設施符合國家要求。湖南華電常德一期2×660MW機組項目被列為湖南省第一個超低排放示范項目,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均采用國內最先進符合國家超低排放技術要求的設備和技術,項目2016年2月2日通過省環保廳超低排放示范工程竣工驗收, 2016年11月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
2、常德電廠污染物排放能夠滿足國家超低排放標準。國內現行的超低排放標準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分別約為美國標準的1/5、1/3和1/2,歐洲標準的1/6、1/4和1/3。常德電廠在正常工況下(剔除開停機時段),其排放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能穩定滿足并優于超低排放要求。
3、市城區空氣質量指標與常德電廠排放沒有明顯對應關系。
4、常德電廠對市城區空氣質量影響有限。正常運行時,常德電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均值對枉水以東、沅江以南的區域增幅不超過8%,對市城區的影響增幅約2%左右, PM2.5約3%左右,PM10影響甚微。
主持人:今年來,常德市對秸稈禁燒工作抓得很緊,這是往年所沒有的,難道秸稈露天焚燒也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答:秸稈的大量焚燒直接導致大氣污染,會使空氣中PM2.5、PM10顆粒物數量急劇升高,大量的顆粒不易擴散,焚燒還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都對人體健康影響,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重則造成支氣管炎。每年的5月中旬和9月中旬醫院呼吸類病人激增,和這個時段秸稈的大量焚燒,就有密切聯系。 國家是明令禁止露天焚燒秸稈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農業行政等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對秸稈、落葉等進行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綜合利用,加大對秸稈還田、收集一體化農業機械的財政補貼力度。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建立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服務體系,采用財政補貼等措施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企業等開展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服務”,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對樹木、花草噴灑劇毒、高毒農藥,或者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主持人:市城區工地揚塵也比往年管控更嚴格,揚塵污染如何控制?效果如何?
答:為根治建工施工揚塵不達標現象,我市出臺了《常德市建筑施工揚塵防治管理規定》,嚴格執行“四個必罰”和“四個一律”:一是對施工現場未形成封閉圍擋或圍擋標準不符合要求;未設置有效沖洗設施或未沖洗,出入車輛帶泥上路的項目必罰;二是對因揚塵污染被投訴舉報、媒體曝光的項目必罰;三是對因揚塵污染被有關部門通報的項目必罰;四是對整改期限內未完成整改的項目必罰。 “四個一律”是指對揚塵防治措施不達標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揚塵防治不達標的項目一律不得認定為當季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合格項目;對揚塵防治不達標的項目一律取消評優資格;年度內有不良行為的企業一律不得允許申報企業資質增項、升級。 建筑施工揚塵整治專項行動4月份起在常德市城區全面鋪開,應該說取得了預期進展,目前常德城區建筑施工揚塵控制較為有效,揚塵蔽日現象有了根本性改觀。
主持人:除了上面列舉的一些對空氣質量有影響的污染源外,還有哪些污染需要控制的?
答:還有餐飲油煙污染、露天燒烤、焚燒垃圾、街道揚塵等等,這些污染的控制,屬于城管部門的職責。今年城管部門先后開展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專項整治行動,露天燒烤基本杜絕,室內燒烤也按要求配套了油煙凈化設施。開展了垃圾禁燒宣傳和集中整治,城區垃圾焚燒現象大幅改觀。增加了城區道路灑水頻次和機械清掃的作業班次,以保持城區道路的濕潤清潔。
主持人:環境保護,人人有責。防治大氣污染,大家應該怎么做?
答:的確,常德市1.82萬平方公里的方圓,靠環保部門這么幾百號人,是管不過來的。生態環保需要全民參與、全民行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增強環保意識,處處、時時都可為環保助力,比如不燃放煙花爆竹、不露天焚燒垃圾、不露天焚燒秸稈和樹葉,比如堅持綠色出行,少開車多騎自行車或者步行等等,都是力所能及的。還可對影響空氣質量的人和事,及時致電12369或舉報到市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微信群。
- 堅持全民共治 打贏藍天保衛戰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