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貫徹落實情況
- 時間:
- 2019-12-17 10:00
- 嘉賓:
- 劉振華
- 簡介:
-
《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于2018年8月31日由常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2019年9月30日由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批準,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
姓名: 劉振華
職位: 黨組成員、副局長簡介: 主管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城市創建、城市雙修、城鄉垃圾一體化、餐廚垃圾、智慧城管等工作;分管市城市管理事務中心、市容環衛科、監督指揮中心、城鄉垃圾一體化辦;聯系武陵區、鼎城區、常德經開區、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城市管理工作;負責完成局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
網友: 匿名
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
-
網友: 543
市城區餐廚垃圾處理
-
網友: 12345
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
訪談實錄:
《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于2018年8月31日由常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2019年9月30日由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批準,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現將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編制《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
根據《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自條例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組織編制市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向社會公布,并組織實施。
《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系統規劃、城鎮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規劃、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規劃、餐廚垃圾處理規劃、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規劃、存量垃圾治理規劃、建筑垃圾處理規劃、危險廢物處理規劃、道路清掃保潔規劃、公廁設置及糞便清運規劃、水域保潔規劃。
計劃4—7月完成前期工作,8—11月實施編制,12月進行規劃評審,目前初稿已完成,正在完善中。
二、常德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情況
目前,全市大力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并對填埋場進行提質改造,旨在建立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主、填埋場為輔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
按照省住建廳批準的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區域統籌規劃,全市將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可統籌處置全市所有的城鄉生活垃圾。其中,德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一城四區的生活垃圾,澧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澧縣、津市、安鄉、臨澧的生活垃圾,漢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漢壽、西洞庭、西湖的生活垃圾,桃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桃源縣和桃花源旅游管理區的生活垃圾,石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石門縣的生活垃圾。計劃2020年年底,所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
目前,德山發電廠一、二期和澧縣發電廠一期已經運行,澧縣發電廠二期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其余發電項目(德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置換工程,漢壽、桃源、石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計劃2019年年底開工,2020年年底建成試運行。屆時,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基本通過焚燒發電廠處理。
同時,提高現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標準作為生活垃圾處理補充。常德市現有常德桃樹崗、石門、澧縣、臨澧、桃源、安鄉、津市 7個生活垃圾填埋場,承擔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前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待焚燒發電廠建成運行后,作為發電廠設備檢修期或發生特殊情況時生活垃圾分流的備用場。根據規劃,我市將不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重點加強現有填埋場的管理,該封場的封場,該提質的提質,確保2020年全面達到國家一級環保標準。
三、市城區餐廚垃圾處理情況
餐廚垃圾主要來自家庭、餐飲行業以及學校、機關公共食堂的食物廢料和食物殘余,其共同特征是含水率高、易腐爛、營養元素豐富、有害物質少,但處理較難。如果將餐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因餐廚垃圾水分含量高,會降低發電廠的燃燒值,滿足不了焚燒發電的發熱量要求;進行填埋時也會因為餐廚垃圾高水分、高油脂、高含鹽量的滲濾液增加處理難度。所以,餐廚垃圾的處理一定要與生活垃圾分開,且意義重大,可以杜絕潲(shao)水油的產生和阻隔非洲豬瘟的傳播。
目前,我市餐廚垃圾處理實行的是“兩輪驅動”:一輪是餐廚垃圾應急無害化處置。該項目暫定運行兩年,2019年3月6日在鼎城區斗姆湖鎮正式啟動,收集、運輸和處置工作分別由中聯環境公司和鼎城運達公司承擔,設計處置能力為80噸/天,實際日處置已達70噸,截至12月13日,共收集處置餐廚垃圾13216.51噸,基本建立了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的組織協調體系、監督管控體系、行政執法體系、效果評價體系、社會化協同體系和廢水、廢渣、廢油再處理體系。二輪是啟動市城區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工廠建設。項目選址在武陵區和平社區。近期服務范圍為常德市市區,處置規模設計為170t/d,其中餐廚垃圾處置規模設計為150t/d,地溝油處置規模設計為20t/d,總投資約17248.37萬元。;遠期服務范圍輻射至桃源縣、漢壽縣、西洞庭管理區、西湖管理區等周邊地區,遠期處置總規模設計為280t/d,其中餐廚垃圾處置規模設計為250t/d,地溝油處置規模設計為30t/d。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計劃2019年動工,2020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四、常德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1.強化宣傳引導,培養分類意識。為全面貫徹實施《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引導,市政府專門發文明確市直以及各區縣市貫徹執行《條例》的職責任務,并編發50余條宣傳標語,3月15日-6月30日通過公交站臺、電子顯示屏、報刊及廣播電臺在全市進行全方位、全覆蓋宣傳。同時,以市城管辦名義發文,明確各區縣市、管理區政府、管委會的宣傳任務,在4-6月進行集中宣傳。社區、街道還通過建立宣傳墻,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意義、分類標準等知識。
2.多方學習考察,制定實施方案。2018年至2019年,先后赴北京、上海、蘇州、廣州、深圳等地實際考察生活垃圾分類,察看了當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生活垃圾綜合減量站、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計量設施以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墻、分類知識展廳、分類工作培訓學校,學習這些地方成功的做法與經驗。在考察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起草了《常德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草案),就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提出了建議。
3.收集餐廚垃圾,完善終端設施。從今年3月開始對城區餐廚垃圾實際無害化處理,實行“兩輪驅動”。
4.推進置換工程,強化保障能力。為進一步提高處理效果,減輕生活垃圾處置產生的二次污染,我市于2019年6月啟動常德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置換工程,日處理生活垃圾600t。項目計劃總投資29855萬元,計劃2019年年底動工建設,2020年底建成試運營。
5.啟動項目建設,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目前我市建筑垃圾年處置量約800萬到1500萬方,為依法有效處置并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我市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列入2019年城建項目計劃,現已完成項目立項,進入項目建設選址階段。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城區建筑垃圾的處置問題,較好地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五、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情況
隨著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以后,我市城鄉一體化工作體系的建立,強力推進了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具體分工:由農業農村局負責,督促農村地區聘請保潔員,定期清運生活垃圾到中轉站,并依托農村環境整治行動,提高農民的衛生意識,加強農戶周邊保潔,杜絕垃圾亂堆亂放。由城管部門負責,大力推廣鄉鎮中轉站建設。據統計,全市一共有129個鄉鎮,1548個行政村,已建成運營鄉鎮中轉站183座、已建成未運營鄉鎮中轉站30座。按照《湖南省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實施方案(2016-2020)》文件,原則上每個鄉鎮都應建設垃圾中轉站,相鄰鄉鎮可共建共享的總體要求,我市已實現生活垃圾中轉站鄉鎮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統一由保潔人員清運至中轉站,再由中轉站運至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填埋場,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已達到100%。
對以前存在的大量非正規生活垃圾填埋點,我局分三次進行了集中性的清理,分別是:2017年對中央督察反饋的239個鄉鎮簡易垃圾填埋場(堆放點)。2018年我局收到的關于常德市生活垃圾非正規填埋場的審計取證單和市環保局委托第三方機構制定的《常德市土壤污染源、污染地塊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的143個非正規生活垃圾填埋點(其中100家與中央環保督察重合)。2018年,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對全國生活垃圾非正規堆放點排查整治工作進度進行通報,其中我市網上錄入累計94個點。同時,將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的監管納入日常工作,要求各區縣市建立工作臺賬,經常開展“回頭看”,杜絕非正規垃圾填埋點反彈。
- 《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