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超輝做客常德政府網嘉賓訪談
文字實錄
-
主持人:
網友朋友們,你們好。今天很高興請到了來自常德市科技局的相關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和大家面對面的交流。
問題1:首先請我們今天的主嘉賓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科技局的主要工作職能?(王局長)
答:常德市科學技術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門之一,辦公地設在朗州路120號,市政府2號樓5樓。主要負責制定全市科技發展規劃,引進國內外科技人才,推進全市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推動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組織重大技術攻關,搭建科技研發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應用示范。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規劃,推動農業農村和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對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工作,等等。
問題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創新理念深入人心,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那么,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王局長,近兩年我們常德科技工作情況,特別是有哪些精彩的地方?
答: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強弱項、補短板,突出創新和服務兩大功能,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常德擁有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和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財政科技投入達到12.22億元,全市研發投入達到85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占GDP的11.34%。特別是在以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1.率先全面恢復縣市區科技局。去年5月各縣市區均恢復獨立的科技管理機構,在全省首開先河。省級高新區占全市園區的89%,所有園區科技管理機構實現了全覆蓋。
2.首創社會力量“科技獎”。新規定取消省級以下財政出資的科技獎勵后,我們積極探索社會力量設立科技獎。由湖南新合新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主動出資200萬元,設立“常德科技創新獎”,一、二、三等獎獎金分別為20萬元、10萬元、5萬元。目前首屆評獎已于今年5月完成。
3.開展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出臺《培育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從科技創新專項中投入750萬元,激勵研發投入顯著的企業;建立研發投入一票否決制,對研發投入不達標的企業,取消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薦和立項。
4.構建創新高地。從面上看,正與中國科技開發院共建常德創新孵化基地,其中1200平米用于籌建瀟湘(常德)科技要素大市場。從點上看,重點建設甾體藥物等3家協同創新研究院、農業大分子等3家研究中心,每年每家安排200萬元、連續支持三年。常德高新區成為全省唯一國家現代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市各級各類創新平臺達到了72家。
5.成果轉移轉化形成品牌。一是“智匯洞庭·科創常德”品牌。我們已舉辦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常德高新區等6大專場活動,邀請了10多位科學家出席,促成了72個科技創新項目簽約。二是打造“三名工程”品牌。積極組織企業、園區和高校對接中外“名校、名院、名所”,先后促成全市125家單位開展技術合作247項,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139個,吸引大批科技人才常年活躍在全市企業,有效解決了企業技術需求。三是打造“教授博士沅澧行”品牌。2020年,“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動由湖南文理學院一家擴充至全市所有大中專院校,由教授博士組成29個科研服務團隊,分赴常德產業發展一線,積極對接14個縣市區和產業園區,把本土科研人才團隊與本市園區企業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大大降低了企業“引智、引技”成本。
今年截至8月,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45.49億元,同比增速19.1%。我們積極發揮科技抗疫支撐作用,第一時間出臺《常德市科技局關于落實〈常德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已為13家孵化器、眾創空間減免房租70萬元。迅速啟動科技立項支持,全市17家企業、科研單位承擔22個科研項目。務實推動創新型城市創建工作,針對短板問題出臺相應政策,加強工作調度。
問題3:中央明確提出到2020年時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此,我們湖南提出建設創新型省份,而創新型城市是創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持,我知道,我們常德正在積極創建創新型城市,能否向聽眾朋友介紹一下:我們常德有哪些創建基礎,做了哪些工作?
1.強化領導,統一思想抓創建。2018年10月,我市召開了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調度會,首次發布《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討論稿)》。2018年12月通過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向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提出創建請求。2019年3月,特邀請科技部區域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專家來我市就建設創新型城市進行專題調研,并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集中學習上作輔導報告。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先后3次赴科技部專題匯報,創建工作獲得部領導的肯定和支持。
2.找準差距,瞄準短板抓創建。針對《建設創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中明確的6項考核指標,我市瞄準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術企業家數、科技管理隊伍等短板問題,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力度。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今年將力爭實現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100億元、培育科技創新人才100名、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促成100個產學研項目達成合作、幫助100家在孵企業畢業。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創建。在全國首創社會力量“科技獎”,“智匯洞庭·科創常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系列活動得到省科技廳的高度肯定,農村科技特派員和星創天地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科普宣傳工作得到科技部表彰,2019年我局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單位。
當然,與創建工作指引相對照,我們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大力支持,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
問題4:落實創新發展戰略,離不開政策推動,那么目前我們常德市有什么科技創新扶持政策?
答:市本級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我市科技重大項目、科技研發、創新引導、創新平臺、基金投入與融資風險補償等科技發展方面的專項資金。
專項資金實行分類支持。補助標準為:
1、科技重大項目。實行一次預算、分年撥付,財政支持額度300-500萬元,首期撥付額度不超過支持額度的40%,后續經費根據項目合同書及年度評估結論分期撥付。
2、研發項目。根據研發投入、稅收繳納等情況給予重點項目10-30萬元、一般項目3-10萬元的支持。
3、科技企業孵化器。對被科技部、省科技廳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孵化器的,采取后補助方式分別一次性支持500萬元、100萬元。
4、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科普基地。對被科技部、省科技廳、市科技局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科普基地的,采取后補助方式分別一次性支持20萬元、10萬元、5萬元。
5、研發平臺。對新獲批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創新團隊的,分別一次性獎補100萬元、20萬元;新獲批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一次性獎補5萬元。對新認定(不含復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獎補10萬元。
6、在科技金融、技術合同登記和技術交易獎補,農村科技特派員,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我們均有相關政策。
問題5:企業應該是創新主體吧,現在我們有多少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以后可以享受哪些優惠政策,我們又如何去申報呢?
答:高新技術企業意味著產品的附加值高,同時具備技術實力能創造出更多的核心產品,而不是以往粗放型的簡單生產模式甚至小作坊生產模式。近幾年,我們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截至2019年底,我市有高企280家,今年第一批申報83家,78家通過初審,第二批正在申報中。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問題6、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流程?
答:近兩年,外國人來華較為頻繁,2019年至今共受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60項。
申請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來華工作90日以上,不含90日;還一種就是90日以內,含90日,二者辦理流程基本差不多,但提交材料有所不同,90日以內的提交材料相對要簡單些。以90日以上(不含90日)為例,辦理流程:
1.網上申請。也就是網上電子注冊,用人單位登錄“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提交信息就可以了。
2.網上預審,就是指受理機構對用人單位網上提交的材料進行預審(一般5個工作日),對材料不齊全、內容不規范的,受理機構應當一次性在線告知需補正的材料。材料齊全、內容規范的,在線通知現場提供紙質材料。
3.受理(接收紙質材料)。
4.審查,在審查階段,主要是對提供的材料特別是對合同、任職證明原件、工作資歷證明、無犯罪證明、體檢證明、學位學歷證明等原件進行審查核驗,審查通過后,在線生成《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這里強調的一點就是申請人應當在入境15日內提出申領《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申請人持《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后,直接到駐外使領館辦理職業簽證(Z證)或F證(訪問簽證)、R證(頂尖人才、國家緊缺人才簽證)。
5.決定。申請人簽證完成后到受理機構領取《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或由受理機構送達。《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由“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制作系統”制作。最后,申請人持《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等材料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理居留。
問題7、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申報應具備哪些條件?
答: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申報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和必要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在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
2.在行業領域的整體技術水平處于國內一流或領先地位;
3.具有較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意識和管理水平較高的領導班子;
4.具有技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和工程技術研發隊伍;
5.具備科技成果工程化的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擁有比較完備的檢測、測試設備;
6.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在組建過程中能保證資金的落實。
二、必要條件
1.規模要求:依托單位為企業的,在行業處于龍頭地位,上年度固定資產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近三年來每年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億元;
2.研發機構要求:具有專門的研究開發機構;
3.研發人員要求:擁有30人以上的研發隊伍,其中固定研發人員不低于70%,高中級技術職稱人員比例不低于60%,有學術帶頭人梯隊;
4.經費投入要求:依托單位為企業的,研發經費不低于銷售收入的3%,其中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不低于5%。在組建過程中有籌措資金的能力和相應的匹配資金;
5.研發能力要求:近五年承擔省級以上重點科技計劃項目5項以上,其中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不少于1項,獲得科技經費資助100萬元以上,或者具有已獲授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0項以上,具有 2 項以上發明專利并在世界相關國家注冊者從優;
6.研發成果要求:取得了準備進入中試或產業化的技術含量高的科技成果,或者近三年來獲得國家或省認定的自主創新產品。
未來3年,我們將繼續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大力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積極提升“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讓創新源泉在沅澧大地上充分涌流,使創新驅動成為常德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