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民生實事,增進百姓福祉
文字實錄
-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參加我們常德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活動的嘉賓是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雅倩,澧縣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譚曉洪,澧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石敏,澧縣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關洪日,澧縣民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宗貴,他們將以“聚力民生實事,增進百姓福祉”為主題與網友進行交流,歡迎吳縣長和各位領導!
-
吳雅倩: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好!非常高興來到常德市政府網在線訪談欄目,和大家互動交流。借此機會,我謹代表澧縣人民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澧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謝!
-
主持人:
說起澧縣,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人文古城,首先請吳縣長給大家介紹一下澧縣的基本情況。
-
吳雅倩:
澧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自古有“九澧門戶”之稱。全縣轄15個鎮、4個街道,總面積2075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是全國商品糧和優質棉基地縣、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示范區、全國葡萄標準化栽培示范基地,同時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和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縣、國家衛生縣城、中華詩詞之鄉、湖南省文明縣城、園林縣城、經濟強縣、全面小康“十快進縣”。入選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糧食安全、水利建設、經營主體培育等9項工作獲省市真抓實干表揚激勵。
澧縣是史前文明的發展高地。境內的城頭山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將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復原圖景被制作成模型,以“中國最早的城市”為題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出??h域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較快,現已成功創建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澧縣是洞庭湖區的戰略要地。地處常德、岳陽、張家界、宜昌和荊州五城的幾何中心,距長江黃金水道80公里,為湘西北地區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境內有二廣高速、枝柳鐵路、澧水航道等交通干道。宜常高鐵、澧石張高鐵聯絡線正式落戶。縣域交通發達,2021年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國家級示范縣。
澧縣是幸福宜居的風水寶地。2023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5.9億元,增長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5億元,增長9.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387元、24474元,增長4.1%和6%,再次躋身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縣。生態環境各項指標持續向好。綜合實力穩居全市第一方陣。
-
主持人:
從吳縣長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澧縣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成績還是非??捎^的,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澧縣在增進民生福祉、讓普通群眾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
吳雅倩:
澧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大力壓減非剛性支出,守牢“三?!钡拙€,2023年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高達76%。2023年省重點民生實事和市“六位”惠民實事全面完成,鎮(街道)、村(社區)運轉保障標準處于全市前列。縣醫養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完成主體建設,行政村衛生室全部納入醫保定點,中醫醫院成為全市首家縣級三甲中醫醫院。順利完成全省鄉村醫生等級評定試點任務。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提標幅度均超5%。養老、失業、工傷保險擴面近1.4萬人。如東鎮長福村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
主持人:
過去的一年,澧縣在民生領域的成績單可謂是誠意滿滿、成績亮眼。那想請問,澧縣在提高困難群體的保障水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
李宗貴:
澧縣縣委縣政府聚焦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急難愁盼,堅決兜底基本民生保障,積極發展基本福利服務。一是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今年,由民政牽頭,收集匯總各單位救助惠民政策,形成了《澧縣社會救助惠民政策清單》,清單共匯總了8大類53項救助惠民政策明細。村(社區)、鎮街可指導困難群眾根據實際情況申請符合條件的救助項目,既確保了對困難群眾的應救盡救,又促進了救助政策和救助資金的高效利用。二是提高困難群眾救助標準。今年,全縣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全面提標,全年增加提標資金617萬元,由縣財政全額保障。三是積極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去年,我縣投入中央和地方資金925萬元,新建家庭養老床位708張,提供居家養老服務55000余次。今年,我縣將繼續投入適老化改造449戶,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67000余次。同時,積極推進養老資源整合、支持養老助餐點、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
主持人:
殘疾人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弱勢群體,在“殘疾人證”辦理上,澧縣進行了哪里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創新?
-
關洪日:
澧縣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殘疾人群體的服務保障工作,在“殘疾人證”辦理上,從五個方面進行提質增效,讓廣大殘疾人朋友享受貼心服務。一是減少辦證環節。在原來五個流程的基礎上,減掉了“領取申請表、村(社區)蓋章、鎮(街道)蓋章”三個環節,只留下了“醫院填表鑒定、窗口制作證件”兩個環節,讓殘疾人“最多跑一次”。二是優化資料填寫。將“殘疾人證”申請時,將所需填寫的“申請表”和“鑒定表”合二為一,并刪減掉不必要填寫的信息,力求精簡。針對盲人等特殊群體,還提供“代填”服務。三是縮短辦證時限。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殘疾人證”辦理的時限由原來的十五個工作日變為六個工作日。四是創新服務方式。對于相對集中的地區,由縣殘聯聯合相關醫院開展集中評殘;對于缺乏監護人,或本人因癱瘓在床等特殊原因確實無法行動的,開展上門服務。對于路途太遙遠,通過視頻連線辦理。五是完善后續服務??h殘聯會定期從鑒定醫院獲取殘疾人等級評定信息,并通過政務中心服務窗口制作證件,以郵寄的方式送到殘疾人手中,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p>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