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優化營商政務環境
文字實錄
-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參加我們常德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活動的嘉賓是津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甘雪林,他將以“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優化營商政務環境”為主題與網友進行交流,歡迎甘市長!
-
甘雪林: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好!非常高興來到常德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和大家互動交流。借此機會,我謹代表津市市人民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津市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謝!
-
主持人:
津市作為一座傳統的工業城市,近年來倔強生長、向陽而生,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營商環境更是成為津市一張亮麗的名片。這些應該都是津市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成果,請問甘市長,能先給我們介紹下津市在優化營商政務環境方面有哪些抓細抓具體的舉措嗎?
-
甘雪林:
津市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生命線工程”來抓,咬定“工業立市”目標不放松,全力搶抓機遇,融入新發展格局。一是旗幟鮮明提出“大政務”理念。聚焦津市建設“大園區、大港區、精致街區”戰略,抓實市直、鎮(街)、園區行政審批力量,和村(社區)事務聯絡員“兩支隊伍”建設,進一步發動、協調和影響全市,為企業服好務。二是把“幾個支持”融入血液。讓“支持企業就是支持我們自己,支持企業家就是支持我們自己”成為一種價值追求,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三是把“兩感受一感情”挺在前面。政務服務既注重“群眾感受、企業家感受”,同時兼顧“干部感情”,以“是否為企業降本增效”作為評價成敗得失的重要標準,讓數據多“跑路”。四是堅持“干好干壞不一樣”標準。每干一項工作就有一項具體評價,不吃“大鍋飯”,從領導到普通干部一視同仁,讓親企業、學經濟、懂產業成為干部的鮮明特質。
-
主持人:
縣域經濟發展怎么樣,園區是主陣地。我們都知道,津市“五好”園區建設同樣是一張亮麗的名片。那甘市長,能否具體談談津市在園區政務服務上是如何彰顯優良營商環境,穩固提升服務質效的嗎?
-
甘雪林:
津市市嚴格對標上級精神,錨定“行政審批服務與‘五好園區’無縫對接”改革目標,強化園區放權賦能和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全力打造園區營商政務環境新高地。賦權園區方面。重點全鏈條賦權園區審批服務事項118項,夯實“底板”工作。嚴格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在園區設置三個“園區事園區辦”專窗,牽頭組織園區和23家部門開展業務培訓,確保賦權事項“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方面。推行“極簡快辦”,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辦結,施工許可證申辦資料從200頁精簡到4頁。推行“智能審批”,建成津市服務平臺整合上級和本級數據信息4600余萬條,打造“智慧園區”。推行“一次辦”,企業開辦等七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推行“惠企辦”,“湘易辦”“政策兌現”上線政策兌現事項28項,實現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推行“幫代辦”,印發《園區辦事服務指南》,開展“幫代辦”服務70余人次。通過五個“辦”,強力推進行政審批服務與“五好”園區無縫對接。強化體制機制保障方面。創新“人”的管理,出臺《園區行政審批賦權改革實施方案》,明晰責任清單,將改革成效作為優化營商環境、“五好”園區建設年底重要考核依據。規范“權”的運行,園區賦權實行清單制,清單之外一律不得實施許可審批,更不得提前介入、過度監管。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全面推行“一查二勸三改四罰五公開”“企業寧靜日”“園區備案”涉企執法檢查機制,堅決制止對企業一切不必要的檢查、督查和考核,讓企業心無旁騖抓生產。
-
主持人:
剛才甘市長也提到了津市有一項特殊的評價標準,那就是以“是否為企業降本增效”作為評價成敗得失的重要標準。所以,津市的政務服務又是怎樣與涉企降本增效有效融合的呢?
-
甘雪林:
一是項目全流程閉環服務。成立九大產業集群發展專項小組,小組總牽頭人由四大家主要領導擔任,明確談判簽約、開工建設、投產服務三個階段15項責任清單任務形成閉環管理,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為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二是并聯審批跑出加速度。制定《項目落地工作流程手冊》明確23個具體流程辦事時限,全面實行“6411”“掛圖作戰”倒逼機制,即產業項目簽約后6個月內開工,開工后4個月內入庫納統,開工1年內竣工投產,竣工投產1年內進規或進限或進高。環評、穩評、能評、安評、職評和水土保持評價等實行并聯審批。三是產業生態配套作支撐。圍繞產業人才激勵、污水處理提質、固廢危廢處理、蒸汽價格優化等十個方面健全政務服務體系,持續強化供水、供電、供氣(汽)、路網交通等十八個要素保障,對主責單位行政質效開列責任清單。水電氣(汽)報裝實行“一站式”服務。全面實現企業獎補資金免佐證資料、“即申即享”。應該說,津市在服務企業降本增效上因地制宜,全力作為,久久為“工”,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主持人:
近期,為提高政務服務質效,優化營商政務環境,常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涉企政務服務全程代辦,組織專題調研小組,下沉各縣數據部門(政務中心)一線督導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實現政務服務由企業辦事“找上門”轉變為部門“保姆式”服務“送上門”。那甘市長能否為我們介紹下,津市是如何推動此項工作的呢?
-
甘雪林:
我們嚴格對標上級精神,堅持市縣聯動,將全程代辦與九大產業集群、部門服務企業、園區賦權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辦事服務。一是組織保障到位。以九大產業集群發展專項小組為基礎,在市政務中心、高新區設立涉企政務服務全程代辦綜合窗口,將41家職能部門分管行政審批負責人和專干納入“全程代辦”工作隊伍,全面實行“綜合受理、全程代辦、統一出件”服務。二是體系規范到位。實行政務服務全程代辦線上線下“兩手抓”,線上通過高新區和市政務中心服務熱線、湖南省政務服務網、湘易辦APP以及涵蓋121家市場主體微信服務群,為企業提供在線咨詢、申請受理等業務,實現服務隨時可達。線下以市政務服務大廳和園區“涉企政務服務全程代辦”綜合窗口為核心,聯合相關單位聯企干部,采用上門一對多服務、面對面解答等方式,優化涉企服務。三是部門協同到位。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門及時共享項目審批、科技創新、產業扶持等信息,為代辦服務提供數據支持。定期召開部門協調會議,針對企業需求,組織多部門聯合服務團隊,提高服務效率。四是長效監督到位。全程代辦工作接受市紀委監委監督,納入全市行政效能監察。開通12345市長熱線、“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市長信箱”“好差評”“代辦服務熱線”等多個投訴舉報渠道,及時收集企業對代辦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建立服務動態跟蹤機制,對代辦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時刻掌握服務進展情況,確保服務按時按質完成。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