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三產業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常德市2013年第三產業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區縣市委和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柳葉湖旅游度假區和西湖、西洞庭管理區,市直和中央、省駐常有關單位:
現將《常德市2013年常德市第三產業發展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常德市第三產業領導小組
2013年5月30日
常德市2013年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
2013年是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會議精神,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強化舉措轉方式,創新思路謀布局,努力實現服務業總量明顯擴大,結構明顯優化,競爭能力明顯提升,為實現服務業大發展、大跨越打下堅實基礎。
一、工作目標
全年計劃完成服務業增加值837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占GDP比重達36%以上。服務業各主要行業保持協調穩定發展,其中,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稅”同比增長40%以上,財政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同比增長45%以上;完成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投資114億元以上,同比增長58%以上。
二、工作重點
(一)以優化結構為主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緊扣服務業發展前沿,優化產業結構,推進金融服務創新,優化高端物流產業鏈,全力拓展新興產業。
一是著力開展金融創新。積極推動金融改革與發展,健全金融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功能。新引進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新增7家小額貸款和1家融資性擔保公司,力爭實現空白縣區全覆蓋。擴大融資規模和信貸投放,實現融資220億元以上。著力發展資本市場,年內新增上市企業1家以上。新增一個省級金融生態達標縣,力爭創建省級金融生態達標市。(責任單位:市金融辦)
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立足常德的區位條件、產業特點和交通優勢,對接長株潭城市群、連接武漢都市圈、貫通成渝經濟區,整合物流、信息、外貿等相關資源,推進行業融合,促進區域物貿一體化,打造泛湘西北區域物流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著力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競爭力強的大型物流企業,推動我市物流業不斷轉型升級。支持和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推進業態結構不斷創新。年內確保湘西北鋼材物流中心、德山宜達物流園等項目竣工運營,常德國際陶瓷交易中心、常德興隆國際物流園、湘北醫藥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力爭開工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武陵區人民政府、常德經開區)
三是全力拓展新興產業。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目標,加快常德會展中心、常德大劇院、常德市文化教育科技園區等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和園區建設。加強對城頭山、湯家崗等遺址古跡和常德絲弦、常德高腔、澧州大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打造品牌文化。著力做大網絡文化、動漫游戲、文藝演出、藝術品市場等現代文化市場。扶持發展一批如創源動漫、神起網絡、大雅藝術等主業突出、潛力較大的文化企業。引進發展一批有實力企業,促進文化和旅游、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集約化、專業化水平。(責任單位:市文廣新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以改造傳統服務業為抓手,全力提升發展品質
全力提升傳統服務業檔次,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推進行業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創新發展商貿業。積極引進國際、國內著名連鎖超市和采購店進駐商業中心區,鼓勵益豐大藥房、華星電器、好潤佳超市、惠生肉業等建立銷售網絡,以連鎖經營的方式輻射周邊和地區,建立總部經濟。引導汽車、家電、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費,拓展電子信息、通信產品、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消費。繼續做好“萬村千鄉”、“農超對接工程”等工作,重點扶持50家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村消費水平。力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16%以上增速。(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供銷合作總社、市委農村工作部、市統計局)
二是大力發展旅游業。全面實施《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緊緊圍繞“一個目的地、三個中心”的戰略目標,重點建設柳葉湖文化產業園和桃花源古鎮兩個核心項目,加快推進武陵文化創意產業園、善德文化公園、漢壽縣清水湖旅游度假區續建工程、石門縣東山峰滑雪場等旅游項目建設。積極辦好桃花節、車博會、柑橘節、啤酒節、葡萄節、冰雪節等主題活動。大力發展休閑游、自駕游、體驗游、鄉村游,開展示范農莊評選活動,評選10家示范休閑農莊。加強產業融合,努力推動常德由單一觀光型旅游向以休閑度假為主體的復合型旅游轉變,加快旅游強市建設步伐,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增長20%以上,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5%以上。(責任單位:市旅游局、市商務局、市農業產業化局)
三是壯大社區服務業。在全市城市社區全面推進公共服務站建設試點工作,推進“一站式”社區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面向全體社區居民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法律服務等服務項目。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興辦社區服務業,重點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籌建市第二福利院,組織開展民辦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活動。加大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成新建、改擴建社區服務平臺10處。加強社區隊伍建設,全年舉辦100場以上招聘活動,培訓2萬人次,新增三產業就業人員2萬人。(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三)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強力推進產業集聚
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完善服務功能,促進業態集聚,做大經濟總量。
一是加強行業謀劃。根據服務業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優化各服務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強化規劃管理,加強統籌力度,推進形成優化發展、協同發展的服務產業定位和功能布局,力求把各項發展規劃落到實處。建立健全項目推進調度機制,圍繞重點領域,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以現代服務業為發展方向,著力謀劃一批潛力大、競爭力強、集聚度高的商貿物流項目,打造經濟增長新亮點。(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是加快項目推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境內外大型商貿企業,提高龍頭企業規模和效益,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投資10億元以上的常德商業廣場、常德汽貿城、澧縣專業市場建設工程等重大項目年內力爭有所突破。天濟酒店、居和嘉美二期、丁玲公園、桃源星德山旅游度假區建設工程、津市市江南明珠商務中心、石門縣大河洲溫泉開發等在建項目要確保完成年度投資任務。加快推進常德農產品物流園、常德小商品城、橋南綜合物流園二期、漢壽縣龍珠園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前期工作,以增量投資帶動業態升級,提高城市商業的品位。(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是加速產業集聚。深度挖掘常德商業文化內涵,著力開發城市的購物、休閑、文化三大功能,積極吸引特色優勢產業、各種生產要素和優勢資源向集聚區匯集,打造以城市商業綜合體、柳葉湖與桃花源旅游開發、文化教育科技園等為代表的商貿、旅游、文化、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抓好“四個創新”,努力構建推進全市服務業加快發展保障機制,實現管理、推進、激勵、招商發展新成效。
一是創新管理機制。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行業發展創新管理能力,加大服務業主管單位統籌協調力度。各區縣市政府要進一步重視服務業發展工作,配強工作班子,明確專職人員,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統計部門要做到應統盡統,強化服務業統計工作。廣泛開展調研。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題,圍繞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深入重點企業和主要行業開展調研活動,找準我市服務業發展差距與不足,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統計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二是創新推進機制。營造發展氛圍。加大服務業先進典型、重大活動的宣傳力度,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提高全社會對服務業發展關注度和參與度。強化推進合力。根據年度確定各項目標任務,以各區縣市和各行業主管部門為責任單位,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強化服務業發展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提高效率,深化服務,切實形成服務業發展新合力。(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委宣傳部、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三是創新激勵機制。創新政策導向。制訂更加完善更具實效的激勵措施,重點在平臺建設、項目投入、企業培育、行業發展上加大支持力度,切實推進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強化發展考核。修訂完善服務業考核評估辦法,進一步調動各區縣市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的積極性,爭取全市服務業各項指標考核排名位居全省前列。(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四是創新招商機制。全市統籌招商。強化服務業招商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市領導領銜服務業招商工作的責任體系,全面統籌全市服務業招商工作和項目安排。積極開展招商。及時更新全市服務業招商引資項目庫,建立健全全市服務業招商信息發布機制,通過“節慶招商、產業招商、駐點招商、專業招商、服務招商”等主題招商活動,重點突出大企業、大項目的引進,努力實現服務業招商選資新發展。(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