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展”即將開幕
- 常德市丁玲紀念館一樓大廳
- 2025-05-18 至 2025-06-20
- 展覽節慶
- 常德市丁玲紀念館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常德河街,觀看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示時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共同構成璀璨的中華文明,也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常德作為楚文化發源地之一,非遺歷史可追溯至農耕文明與江湖文化交融的千年之前。目前,常德已擁有20余項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非遺扎根湘楚大地,是湖湘精神與生活美學的結晶。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丁玲紀念館將舉辦的“傳承·非遺文化展”正式開幕,此次展覽,我們將重點展示桃源刺繡和桃源貼畫兩項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帶您領略常德非遺的獨特魅力。
桃源刺繡:湘楚大地的絢麗針法
桃源縣地處交通要道,是多種文化的交匯之處,生于此的桃源刺繡獨具藝術張力,融合蘇繡和粵繡技藝痕跡,以品類題材多樣、針法繡技精湛、用色構圖大膽靈動著稱。其中,以瑞獸為表現對象的繡品最為特色,常與紅花綠葉搭配,針法豐富,平針、毛針、網格針等常見,賦予刺繡更強的藝術表現力,憑借原生態個性、濃郁生活氣息和大俗大雅的藝術張力,在湖湘刺繡史上留下重要篇章。2021年,桃源刺繡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肖瑤作為年輕一代傳承人,大學畢業后回鄉先后創辦“齊繪繡莊”,開展非遺進校園、刺繡展演等活動,還開發耳環、胸針等文創產品,為桃源刺繡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活力。本次展覽將展出18幅來自桃源刺繡傳承人肖瑤的精美繡品。讓我們一起通過觀賞這些作品,感受她對桃源刺繡熱愛與傳承,觀眾亦可從中感受這門古老技藝的精妙,感受針線交織的藝術,從每一針中摩挲常德文化印記,感受匠人的智慧,傾聽歲月故事。
桃源貼畫:舊物里的時光拼圖
在中國文化觀念里,舊掛歷紙、舊畫報紙,承載著時光與歷史。桃源貼畫傳承人劉淑華,就擅長從這些舊物中尋找所需圖案、紋理和光影效果,經仔細裁剪、粘貼,創作出獨特的貼畫作品,展現她的生活美學與創造力。此次展覽將展出劉淑華老師51幅剪紙貼畫、布貼畫,讓我們一起透過她的貼畫,感受她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以及她將平凡舊物轉化為藝術佳作,傳遞的每一幅貼畫背后獨特故事,領悟時光與藝術的融合。
此次“傳承·非遺文化展”,是丁玲紀念館對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的積極響應,也是對常德非遺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我們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關注常德非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共同參與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展出日期:
2025年5月18日-2025年6月20日
展出地址:
丁玲紀念館一樓大廳
展覽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歡迎廣大市民前來觀展!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