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教育局工作職責清單和工作底線清單
一、工作職責清單
全面、認真履行“三定”方案(常編發〔2019〕19號)規定的職能職責、《常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1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責任清單>的通知》(常政發〔2021〕1號)明確的工作任務和上級部門下達的指標任務,2021年重點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統籌做好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黨的建設工作。
2、全面加強學校政治思想工作,堅決維護學校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治安全。
3、啟動“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市、區)”創建,完成芙蓉學校建設。
4、啟動“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創建。
5、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6、進一步深化“縣管校聘”改革,不斷改善鄉村教師工作生活條件,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切實為教師減負。
7、負責全市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工作。
8、負責市級教師工作坊坊主的選拔和管理。
9、負責中小學教師學分登記和管理工作。
10、負責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調整及學籍管理工作。
11、組織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和產教融合工作。
12、指導職業和成人教育綜合改革、基礎文化教育、學校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參與職業和成人教育學校的設置、調整和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13、協同有關職能部門統籌安排中央財政和省、市財政確定的中小學助學金、免教科書經費,并對其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國家助學金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宣傳;協調指導全市中小學開展助學活動。
二、工作底線清單
1、加強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黨建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推進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健全學校黨組織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每年至少聽取1次中小學校黨建工作情況匯報,每年向市直學校下撥黨建工作經費,加強學校黨建基礎保障。
2、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創建,實現全市中小學、城鎮幼兒園封閉式管理和城鎮護學崗設置率、專職保安配備率、一鍵式報警及視頻監控聯網率均達100%。全面加強校園安全監管,抓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和傳染病防控,強化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大力治理校園及周邊環境,進一步加強師生健康監測和心理防護,強化應急管理和處置,全力守護師生安全。
3、大力推廣瀘溪經驗,切實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加快推動城鎮教育擴容提質,確保武陵區第三、五、六小學,經開區石門橋中學、康家吉小學,柳葉湖復基小學和市一幼分園明年秋季建成招生。新建教師周轉房950套、塑膠運動場40個,新建和改擴建學生食堂1.5萬平方米,確保農村學校建設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完成4所芙蓉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省定建設任務,確保特殊教育學校區縣市全覆蓋。加快教育信息化2.0行動,補齊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短板,推進數字校園和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全覆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4、大力推進公辦園建設,強化小區配套園治理,新增公辦園位1.3萬個,確保公辦園在園幼兒人數占比達到50%。實施普通高中學校改造提質計劃,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加快桃源縣、津市市、安鄉縣等公辦中職學校新校區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職業院校與本地企業建立全方位合作育人關系,提升學生對口就業率。加快芙蓉學院轉設和常德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去籌升格工作,積極爭取省內(市外)獨立學院來常合作辦學,支持湖南文理學院申辦碩士點。
5、出臺教育評價改革實施辦法,制定立德樹人落實具體措施和教育質量督導考核評價方案,建立教育質量定期公告制度,不斷增強學校辦學內生動力。嚴格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推行中小學校校內課后服務制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師生負擔。持續推進新高考改革,建立“選課走班”“生涯規劃”平臺,出臺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確保我市高考成績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6、嚴格實行“退一補一”教師補充機制,改進教師招聘方式,大力引進優秀男性教師和緊缺學科人才,全面優化師資隊伍。實行縣域內中小學校教職工編制、崗位統籌和動態管理,盤活用好編內教師資源,保障新建中小學校和公辦幼兒園用編需求。嚴格落實教師待遇政策,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確保鄉村教師工資收入明顯高于城區教師。認真落實湖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出臺師德師風建設實施具體措施,深入推進作風建設觀察點工作,持續開展不正之風專項整治,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果。
7、完成全市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工作。①分級分層分類組織中小學教師培訓;②教師培訓經費不得低于教職工工資(含績效)總額的1.5%列入財政預算。
8、完成市級教師工作坊坊主的選拔和管理。①建立50個左右市級教師工作坊;②對工作坊坊主進行三年換屆,實行滾動式管理;③對工作坊坊主給予一定的經費保障。
9、完成中小學教師學分登記和管理工作。①教師培訓五年一周期不低于360學分;②學分登記管理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教師的學分登記工作;③禁止將不符合規定的培訓納入學分登記管理范圍。
10、完成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調整、學籍管理工作。
11、指導中職學校與本地企業對接開展實習實訓和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提高直接就業的畢業生在本地就業比例。
12、推動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每年組織一次全市“雙師型”教師評選。
13、完成幼兒園與義教階段學生資助。每年分春、秋兩季為普惠性幼兒園7.5%的在園幼兒發放困難補助,每生每期500元,為小學與初中城鄉家庭困難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小學每生每期1000元,初中每生每期1250元,另與市財政協調下撥免學雜費、免教科書以及免教輔資助資金。高中生資助。每年分春、秋兩季為普通高中階段的15-20%家庭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區分不同貧困程度,每生每期1000-3000元不等;為建檔立卡貧困生免除學雜費(每生每期800-1000元不等)、教科書、教輔資料費等(按學校收取費用免除)。中職資助。按年度評選與發放中職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分春、秋兩季為中職學校的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區分不同貧困程度,每生每期1000-3000元不等;分春、秋兩季為中職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困難學生免除學費,每生每期1200元。分春秋兩季開展資助政策宣傳。每年為每名中小學生發放《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手冊一份,為每名初三、高三畢業生發放全國學生資助中心為其撰寫的公開信一份。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