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醫療保障局職責清單和底線清單
一、職責清單
認真履行“三定” 方案明確的職能職責、常政發〔2020〕1號文件明確的工作任務和上級部門下達的指標任務,2021年重點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做好醫療保障全覆蓋工作,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
2.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市域內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
3.根據國家、省、市相關工作精神,做好醫療保障政策調整。
4.持續推進國家、省、市集采藥品、耗材采購使用改革。
5.積極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組織抓好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
6.扎實做好醫保基金監管工作。
7.進一步優化行政執法制度,優化信息平臺建設,實施醫保服務事項精細化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二、工作底線清單
1. 對黨忠誠,把對黨忠誠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自覺做到忠誠于黨、忠誠于組織、忠誠于人民,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廣大參保人員服務。
3.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嚴守黨的紀律,自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并內化為自覺行動,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
4.遵紀守法,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鮮明的政治立場。
5.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規范醫療保險基金財務管理行為,加強基金財務分析,切實做到醫保基金可管可控。
6.對全市政策待遇和業務流程等進行再清理、再統一。在國家和省級醫保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全市統一的業務子系統,實現市域內異地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
7.根據省政府和省醫保局相關文件,結合常德實際情況,制定《常德市醫療救助實施辦法》,統一全市醫療救助政策,完善醫療救助機制;建立我市醫療保障待遇清單管理制度,確定基本保障內涵,厘清待遇支付邊界,明確政策調整權限,規范決策制定流程;對全市特殊病種政策進行合理調整和修訂;嚴格執行《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
8.加強基金監管。開展兩次全覆蓋的基金監督檢查,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強化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引入第三方力量參與監管;建立健全醫保基金監管執法體系,強化基金監管人員力量與技術手段。
9.深入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推進由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藥品耗材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的改革;精心組織DIP試點,按照國家局和省局的統一安排部署,做好數據采集、信息建設、測試培訓等各階段工作,在確保基金安全可控、醫院順暢運行的前提下,力爭2021年12月底前進入實際付費階段。
10.深入推進藥品耗材采購使用改革。持續推進國家第一、二、三、四批集采藥品、冠脈支架,湖南省抗菌藥物、吻合器類、骨科創傷類、冠脈擴張球囊類耗材,陜西聯盟人工晶體、重慶聯盟、株洲聯盟藥品,市本級醫用低值耗材的采購和使用改革,進一步降成本、惠民生。
11.深入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改革。根據省醫保局精神和要求,調整、規范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和基層衛生院醫療服務價格,實現同城、同病、同價。
優化執法方式。全面推行醫療保障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和執法決定說明理由制度。全面落實醫療保障行政執法事項清單,規范使用統一的醫療保障行政執法文書,提升執法能力。
12.推進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強化市內異地就醫信息化管理,推動經辦事項網上辦理。全面推進醫保電子憑證推廣應用。依托電子政務云平臺,建立監管信息共享機制,提升綜合監管能力。
13.進一步優化服務事項,實施精細化管理。實施全市統一的醫保政務服務事項和辦事指南,統一經辦流程、服務標準,規范結算、審核及清算等業務事項。推進服務下沉,逐步實現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鞏固落實“好差評”制度,打造群眾滿意示范窗口。
14.強化政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醫療保障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加強黨性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15.強化制度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實時修訂廉政風險防控手冊,落實述職述廉制度,嚴格談心談話制度;進一步規范黨組議事制度、機關管理制度、基金分析制度,保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的良好風氣。
16.強化作風整治。持續加強宗旨教育、行風教育和業務培訓,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大打擊欺詐騙保力度,切實守護群眾的“救命錢”。
17.強化組織建設。嚴格按要求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持續加強黨建陣地建設;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學習教育,督查機關干部作風建設。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