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交通運輸局工作職責清單和工作底線清單
一、工作職責清單
全面、認真履行“三定”方案(常政辦改〔2015〕14號)規定的職能職責,2021年重點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全面建成安慈高速,加快推進官新高速、爐慈高速建設,開工建設益常高速擴容工程、常張高速木塘垸互通。推進沙安高速、石桃高速前期工作。
2.新改建干線公路71公里,確保沅澧干線1號大道臨澧段和2號大道澧縣段1標、S311桃源火車站至龍潭等公路和安鄉張九臺大橋建成通車,加快推進石門柳家埡至官莊坪公路、張公廟澧水特大橋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漢壽洞庭湖特大橋、G319漢壽太子廟集鎮改線、津市新洲至岳山公路、安鄉三岔河至黃山頭公路、G207澧東一級公路大修工程。
3.啟動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工程、沅水常德至鲇魚口航道工程及津市港區散貨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松虎航道、德山千噸級碼頭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漢壽坡頭、安鄉黃山頭等6個渡口標準化改造,新建躉船4艘、巡邏艇1艘。
4.編制完成《常德港總體規劃(2021-2035年)》,推進常德港與鹽田港戰略合作。
5.完成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316公里,實施鄉鄉通三級路19公里;完善農村公路安防設施650公里。
6.實施“農村危橋改造三年行動”,完成危橋改造122座,其中國省干線老舊危橋53座、農村公路危橋69座,確保農村公路危橋發現處置率達到100%。
7.組織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行動,支持指導澧縣爭創全國示范縣、津市市和漢壽縣爭創省級示范縣。制定出臺《常德市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繼續推廣群眾性養護體系。大力開展“最美農村路”系列評選活動,評選10條“最美農村路”。
8.規范發展定制客運。積極探索“互聯網+道路客運”新模式,支持指導基礎好、管理優、積極性高的道路運輸企業,實施營運車輛“大改小”,推行“門對門、點到點”服務模式,解決乘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9.實施干線公路預防性養護65公里以上,干線公路路況優良率達到85%以上;完成農村公路預防性養護400公里、大中修600公里,農村公路路況中等以上路率達85%以上。
10.加快不停車治超網點建設,推進公路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普通公路違法超限超載率控制在1%以內。
11.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確保100%運輸企業安全生產達到國家三級標準,60%以上規模以上運輸企業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12.完成158個規范提升類碼頭、渡口的整治工作。
13.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規范出租車文明營運。大力推進城客運一體化三年行動。
二、工作底線清單
1.完成交通建設投資96.3億元,其中高速公路70.4億元、干線公路9.1億元、農村公路4.9億元、內河水運11.8億元(其中:地方項目1.2億元、省管項目10.6億元)、站場0.1億元。
2.全面建成安慈高速,加快推進官新高速、爐慈高速建設,開工建設益常高速擴容工程、常張高速木塘垸互通。
3.新改建干線公路71公里,確保沅澧干線1號大道臨澧段和2號大道澧縣段1標、S311桃源火車站至龍潭等公路和安鄉張九臺大橋建成通車,開工建設漢壽洞庭湖特大橋、G319漢壽太子廟集鎮改線工程、津市新洲至岳山公路、安鄉三岔河至黃山頭公路、G207澧東一級公路大修工程。
4.啟動澧水石門至澧縣航道工程、沅水常德至鲇魚口航道工程及津市港區散貨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完成漢壽坡頭、安鄉黃山頭等6個渡口標準化改造,新建躉船4艘、巡邏艇1艘。
5.完成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316公里,實施鄉鄉通三級路19公里;完善農村公路安防設施650公里。
6.完成國省干線老舊危橋改造53座,確保農村公路危橋發現處置率達到100%。
7.確保不發生較大以上交通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8.完成158個規范提升類碼頭渡口整治工作。
9.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