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職責清單和底線清單
一、工作職責清單
全面、認真履行“三定”方案(常辦〔2019〕22號)規定的職責職能,2021年重點完成以下工作任務:
1.聚焦一條主線。聚焦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以自然資源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即堅定不移落實“一個中心、兩個樞紐、三個基地”的總體要求,編制好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好項目用地保障,保護好自然資源,完成好土地出讓任務,服務好民本民生,管理好干部隊伍。創新抓好智慧常德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建設和自然資源規劃信息化建設,形成自然資源規劃“一張網”“一張圖”“一平臺”和“三大應用體系”,助推“智慧政府”“城市大腦”建設。
2.突出兩個建設。一是突出政治機關建設。充分彰顯政治機關屬性,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黨對自然資源規劃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模范機關創建,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守住廉潔從政底線。二是突出營商環境建設。下定決心,堅定信心,保持恒心,持續深入“放管服”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廣泛征詢對全市系統優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抓住項目審批、行政許可、不動產登記、執法監察等重點事項,大力整改提升,建好長效機制,按照網上可查、流程可看、效果可檢、問題可循、責任可追的目標重構自然資源規劃審批管理體系,全面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和“雙隨機、一公開”改革要求,大力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等改革工作,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狠抓不動產登記窗口標準化建設,推動不動產登記“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走深走實,形成不動產抵押登記“一小時直通車”的常德特色和品牌,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穩步推進林權不動產登記,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登記,著力化解房地產辦證突出信訪問題,努力實現問題樓盤攻堅清零,切實便民利民。
3.提升三大能力。一是強化規劃引領,提升資源配置和服務能力。全面把握省廳提出的“可報盡報、應審盡審、省配指標、限期供地、凈地出讓”用地審批原則,發揮重點項目用地保障服務小組的尖兵作用,積極向上對接,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規劃管控,強化用地保障,全市全年力爭批回土地2萬畝,市本級批回5000畝以上,確保不因用地問題影響重點項目建設。打好打贏征拆控違“春雷行動”“夏日風暴”“冬季攻勢”三大百日會戰,全市完成征地1.5萬畝以上,市本級完成征地5000畝、拆遷3000戶以上,為項目落地和土地供應提供堅強保障。二是強化督察執法,提升自然資源保護能力。切實強化自然資源行政執法能力建設,開展違法用地“清零”攻堅行動,抓好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武漢局督察反饋的耕地保護方面問題、存量違法用地、土地例行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清零”工作,抓好抓實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土地利用動態巡查,查辦一批典型違法案件,充分發揮約談問責、通報、媒體曝光等方式的震懾作用,全力遏制自然資源違法行為,確保“零約談”“零問責”,不斷優化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秩序。三是強化月清“三地”,提升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堅持系統觀念,深入貫徹落實月清“三地”、限期供地、凈地出讓等政策,將土地征收、拆遷、供應、審批、監管等形成全鏈條管理模式,深化應用不動產單元代碼,實現“一碼關聯”,確保用地報批各環節前后銜接一致、真實準確,便利共享查詢追溯,實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4.集中四大攻堅。一是耕地保護行動攻堅。編制好耕地保護專項規劃,嚴格落實“兩個占補平衡”,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切實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二是規劃體系建設攻堅。著眼常德未來十五年甚至三十年發展目標,全面完成“三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秉承“項目跟著規劃走”的理念,科學編制好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等,完成城東新區、高鐵新城、德山新港等重點片區的規劃編制,加強控規圖則編制和項目審批服務,促進產業項目、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助力規劃編制、助建美麗鄉村”駐村規劃師志愿服務活動走深走實,強化“多規合一”理念,組織開展鎮村規劃編制“回頭看”,確保編制的鎮村規劃好用實用管用,助推鄉村振興。三是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扎實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工作。以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動礦產資源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和生態修復,全面關停32家石煤礦山并進行生態修復,合理有序投放砂石土礦采礦權。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動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部門行業監管責任,總結石門縣雷家山滑坡成功避險經驗,強化“人防+技防”,抓好重點地區和重要時段地質災害防治,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土地出讓收入攻堅。加快土地出讓,增加土地收益,市本級實現土地出讓收益60億元以上。全面推行工業園區彈性出讓,繼續探索周轉用地、“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試點工作,更好服務園區發展。
二、工作底線清單
(一)省自然資源廳下達任務指標底線
待省自然資源廳正式下達任務指標后更新。
(二)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指標底線
1.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等工作。
2.強化鎮村規劃引領,落實《常德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條例》,推廣裝配式建筑,提升農房建設質量。
3.科學編制重點片區規劃,做好城市天際線規劃設計。強化規劃執行,杜絕邊規劃邊建設、隨意變更規劃設計、項目主導規劃等行為。
4.全面推進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建筑業轉型發展。
5.持續抓好控違拆違、農貿市場改造等工作。
6.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
7.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
8.做好山洪地質災害防御。
9.嚴格自然資源管理,推進自然資源保護性開發和集約高效利用。
10.大力推行“六步工作法”,抓好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干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總結反饋六個環節,形成推動工作落實的完整閉環。大力倡導真抓實干,落實責任清單和底線清單,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關心愛護鄉村干部,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形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大力推動創先爭優,實行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激發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吃苦者暖心、讓實干者吃香、讓有為者出彩。
11.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啟動“八五”普法工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
12.著力打造具有常德特色的最優綜合營商環境,讓市場更有效、政府更有為。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抓好優化營商環境100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推動更多服務事項網上辦、就近辦、掌上辦,努力做到審批更高效、辦事更便捷、成本更低廉。
13.提高政策服務能力,加強惠企惠民政策梳理、宣傳、培訓和落實,讓企業和群眾獲取信息充分、享受政策到位。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介服務、辦事環境等方面的痛點堵點問題。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