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區:把整改成效落實到服務企業發展中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鼎城區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抓作風建設,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深入學習研討增強思想自覺,深入查擺問題找準著力點,深入開展集中整治改進作風,緊盯發展中的難點堵點解決問題,把整改成效落實到服務企業發展中,將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水電氣網報裝提速實現“1日辦好”、政務改革經驗被省市媒體報道、典型案例被省營商環境專刊采用。一季度,園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64.98億元、增長15.2%,規模工業增加值15.2億元、增長14.8%,外貿經濟完成6.18億元、增長109%。
緊盯作風頑疾,優化環境促發展。區委將不擔當、不作為等作風頑疾納入常委班子問題清單,明確由紀委書記、常務副區長兩名常委牽頭,制定可行舉措,真正實現轉作風、優環境、促發展。一是“制度+培訓”規范權責。創新采用跨部門聯合檢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等模式,有效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制定《鼎城區優化營商環境十條舉措》,明確“首違不罰”“規范涉企檢查”等內容。6月以來,通過發布檢查主體公告、開展專題培訓、推行“入企必掃”掃碼檢查等舉措,實現規上企業“湖南營商碼”覆蓋率100%。截至6月18日,已完成掃碼入企檢查163次,執法規范性得到顯著提升。二是“清單+數據”首違不罰。4月起,按照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要求,區政府辦全力推動32家執法單位梳理免罰清單,目前已有20家單位完成清單制定并公示,共梳理出481項免罰事項。截至5月31日,全區累計免罰8592件、減輕處罰17件、從輕處罰13件,市場監管部門罰款金額同比減少31萬元,交警罰單數下降9634件、罰沒金額減少591.7萬元。6月10日,16家重點單位公開承諾落實“首違不罰”,并通過鼎級傳媒等平臺宣傳推廣,進一步營造了“三化一流”的發展環境。三是“監督+創新”確保長效。通過發布征集線索公告廣泛收集線索,已處理3件企業反映的問題;設立3個監督聯系點、選聘8名監督員,織密外部監督網絡。制定《鼎城區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檢查工作方案》,創新推出“白名單”制度、告知承諾制、輕微違法首違不罰等機制。2024年省評問題整改率超90%。2025年二季度隱患較一季度減少6個,水電氣網報裝提速實現“1日辦好”、政務改革經驗被省市媒體報道、典型案例被省營商環境??捎谩?
緊盯難點堵點,全程代辦優服務。針對企業反映的程序繁瑣、效率低等問題,鼎城區通過創新模式、精細服務、協同聯動等舉措,構建起全方位、全流程的代辦服務體系,讓企業辦事更便捷高效、舒心滿意。一是創新模式增效力。實行“三?!狈漳J?,設立代辦專窗、開通服務專線、組建專業代辦團隊,實現企業訴求“10分鐘響應、全程跟蹤、閉環管理”。針對企業個別非核心材料不全或跨部門審批難題,推行容缺受理與并聯審批機制,大幅提升事項辦理效率。開展數字化賦能,結合湖南省“一網通辦”平臺,推動可網辦事項線上辦理,指導企業通過“湘易辦”App等網上途徑申報事項,提升網辦率。二是精細服務快響應。充分發揮駐企聯絡員作用,及時收集企業需求并進行前置指導,實現問題“發現即響應”,及時化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代辦專員定期走訪、精準服務企業。學習教育以來,代辦專員累計上門服務企業50余家,解決企業訴求80余件。三是協同聯動強合力。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代辦專班聯合住建、自然資源等主要職能部門開展“協同聯合”,破解企業辦證、用地、建設等堵點問題。在園區新引進的鈣鈦礦新材料項目中,相關部門到企業會商,幫助企業解決建設中的難題。代辦專班還通過組織召開企業座談會,收集反饋意見并優化流程,確保服務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
緊盯企業需求,降本增效添動力。按照開門教育要求,領導班子成員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開展“走找想促”,找準企業普遍反映的生產經營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解決。一是想方設法降低用能成本。為園區企業提供用能分析、節能減排等服務。收集園區企業用電計劃,引導企業錯避峰用電,并引進分布式儲能格林蘭德項目,引導企業在電價低峰時儲能,每度電可節約2分錢。大力推動光伏項目建設,1—5月,園區配套建設光伏容量17兆瓦,年發電量約1700萬度電,在用電負荷緊張期間,光伏發電可滿足部分企業用電需求,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二是用活政策降低金融成本。常德高新區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廣“金融超市”應用,入駐金融機構40家,上線金融產品375項,出資2900萬元風險保證金,開展知識價值信用貸、瀟湘財銀貸、銀政擔貸、科技貸、信補貸等業務。今年一季度,為20余家企業提供7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平均利率3.7%。三是靠前服務減低用工成本。建設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和專業化市場服務,入駐人力資源機構19家,有效解決了園區臨時性、季節性用工問題。深化校企合作,探索開展“三三制”現場工程師培養模式,與市內高職院校聯建公共實踐中心,將院校實訓基地搬到園區、走進企業。目前首批89名學員于6月底到中聯建起、中聯農機、特力液壓等5家重點企業頂崗實習,第二批近200名學員將于9月入駐實踐中心。首批學員入職企業后可為企業節約招聘、培訓時間和用工成本每人近5萬元。四是統籌協調降低物流成本。探索建立園區至德山港、鹽關碼頭、高鐵站的公鐵水轉運專線,推廣標準化運載單元,降低大宗商品、整車商品的物流成本。及時解決企業個性化問題,比如,響箭重工混凝土泵車屬于超長超寬、在常德無法直接上高速,需用拖車運到上海港口,費用約1.2萬元。現經過協調,交管部門同意發放臨時牌照,泵車可以直接開到港口,費用約8千元,每車次節省約4千元。五是盡力而為降低用地用水成本。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出讓,出讓年限由50年、畝均摘牌價格約30萬元/畝調整至不超過30年、畝均摘牌價格不超過20萬元/畝。先后投資3500萬元對原鼎盛水廠進行改造升級,泵站加壓能力由5千噸/日提高到2萬噸/日,建立計量分區,全面保障企業用水。目前,工業用水價格執行常德市城區統一標準,不含污水處理費的水價與周邊區域相比,處于中游水平。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