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高新區石勇談園區攻堅大會戰
- 時間:
- 2017-08-10 10:00
- 嘉賓:
- 石勇 【津市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 簡介:
-
津市高新區于2005年啟動建設,2012年獲批省級工業集中區,2016年轉型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規劃面積18.96平方公里,建成面積約9平方公里,現有規上工業企業73家,2016年完成規模工業產值156億元,入庫稅金1.54億元。
-
姓名: 石勇
職位: 津市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簡介: 1992年7月至1994年12月在津市靈泉鎮政府工作,任經管站長 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津市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先后任辦公室副主任科員,農工委副主任 2000年12月至2006年10月在新洲鎮人民政府工作,先后任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嘉山風景管理處主任 2006年至2013年8月在津市嘉山工業新區工作,任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2013年8月至今任津市工業集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
網友: 吃貨
中意的果凍味道很好啊!!經常買的
-
網友: 影子武士
津市的牛肉粉好有名
-
網友: 狹路相逢
津市是個好地方!!
-
主持人:
主持人: 各位觀眾,各位網友朋友,大家好!深入推進“園區攻堅”戰役是市委、市政府就我市長遠發展進行的戰略布局,也是大家一直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津市高新區在園區建設和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積累了好的經驗和做法。今天,我們請來了津市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石勇做客嘉賓訪談,與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園區攻堅”方面的話題。
石: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問:近年來,津市的工業經濟發展,特別是園區建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您是否能簡要介紹一下津市工業和園區發展的情況。
石:好的。津市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經濟發展的出路在工業,工業發展的希望在園區。近年來,津市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工業立市”核心戰略不動搖,緊緊扭住園區建設這個牛鼻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有一個承載力強的平臺。高新區位于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和成渝經濟區三大板塊輻射交匯之地,東臨澧水,西接二廣高速,水陸交通便利,是澧水流域物流集散中心。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億元,建成了“五縱五橫”路網框架,供電、供水、供氣、供熱充裕,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齊全,學校、醫院一應俱全,有湘西北唯一的海關工作站和公用保稅倉,園區功能基本完備,有能力承接多個戰略性項目入駐發展。二是有一些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以生物醫藥、機械制造為主導產業,特別是以鴻鷹生物、新合新生物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是全國最大的酶制劑生產出口基地、最大的甾體藥物原料藥生產基地,2016年獲批“國家火炬津市生物酶制劑及應用特色產業基地”,是湖南第8家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以中聯車橋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穩步擴張,是中國中部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紡織、食品等產業也初具規模。三是有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高新區已入駐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家,溢多利生物、中聯重科、欣龍控股、金健集團、大北農、益海嘉里、恒天九五、稻花香等一批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在園區設有子公司,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級研發平臺2個,省級名品名牌7個。中聯車橋是全國產銷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輕型車橋專業化生產企業,金湘豬鬃是全國最大的豬鬃出口企業,湘澧鹽化是湖南第二大制鹽企業。特別是溢多利生物,2014年以來通過不同方式相繼收購或控股了園區5家企業,今年又新增3個項目,在津市的總投資達25億元。四是有一套管理科學的機制。近年來,我們著力創新管理機制,構建了“一權兩制一司”的管理體系,賦予高新區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實行獨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財政體制,12家科局級單位的39項行政審批許可權限,授權管委會直接實施,高新區稅收形成的地方可用財力全額返回給園區,園區平臺公司實行市場化、實體化運作,承擔了園區融資、建設和金融幫扶任務,園區已走上自我平衡、滾動發展的良性軌道。
問:今年的園區攻堅大會戰,津市的重點在哪里?有哪些成效?
石:按照常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結合津市實際,今年的園區攻堅大會戰我們確定了六大重點,也是6個攻堅戰役,分別為國家級園區創建攻堅戰役、平臺提質攻堅戰役、項目提速攻堅戰役、服務增效攻堅戰役、招商突破攻堅戰役、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役。從上半年的完成情況來看,成果基本令人滿意。在經濟運行方面,上半年高新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86.5億元、入庫稅金?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89%、?%,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78.6%;招商引資方面,新引進項目13個,協議引資12.46億元;平臺建設方面,胥家湖路等主次干道建成通車,工業污水處理廠、千噸級碼頭、燃氣中心、熱電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有序推進。此外,盤活存量方面成效顯著,通過二次招商、零地招商,鑫洲汽配、鑫嘉城鑄造、卡普吉諾等項目閑置廠房、設備和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
問:在園區攻堅大會戰中,津市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石: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幾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舉工業立市大旗,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招商、抓項目、抓創新,贏得了體制、產業、項目、平臺格局的重大提升,筑牢了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一是始終堅持以園區為龍頭,突出率先、爭先,以大板塊拉動大發展。津市在建園之初,就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近30億元,高標準建成了五縱五橫路網骨架,不斷完善功能設施。2006年在全省首開先河,推行授權委托審批,2014年又率先完成了“一權兩制一司”體制機制改革,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和好評。二是始終堅持以項目為核心,突出招大、引強,以大項目引領大發展。主要領導帶頭奔赴招商一線,緊緊抓住每一條有用的信息、每一個有意向的項目,用平臺基礎、產業基礎吸引投資者,用真心、誠心感動投資者,成功引進了溢多利生物、金健集團、欣龍控股等一批戰略投資者,落戶了一批規模大、層次高、帶動力強的重量級項目。三是始終堅持以產業為骨架,突出建鏈、補鏈,以大產業支撐大發展。把主導產業的培育作為園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依托大項目建鏈、小項目補鏈,傾力扶持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目前,以鴻鷹生物、新合新生物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以中聯車橋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以新中意為龍頭的食品產業都以初具規模,在區域、行業內占有重要地位。四是始終堅持以服務為保障,突出親商、安商,以大服務推動大發展。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工作圍繞項目轉、資源跟著產業走,把企業家視為最稀缺、最寶貴的資源,政治上尊重、事業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在全市上下營造發展工業的濃厚氛圍。
問:下半年,津市園區攻堅大會戰計劃怎樣縱深推進?
石:這些年,我們的園區建設自己和自己比,進步確實很大,成績鼓舞人心。但客觀地講,與先進地區比、與兄弟園區比,我們還有明顯的差距,必須以新的辦法、硬的措施,努力推動園區發展上層次、擴規模、提水平。一是在創建國家級園區上下功夫。湖南湘資沅澧四大水系唯有澧水流域沒有國家級園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五大節點城市唯有津澧新城沒有國家級園區。我們已經啟動了發展方向區劃定工作,積極以申促建,打造澧水流域工業經濟中心。二是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新一輪的百日招商大會戰即將打響,5個招商小組整裝待發,發揮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推動招商引資向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三是在項目服務上下功夫。進一步落實“領導聯產業、部門服務企業”“企業特派員”制度,嚴格實施“一企一策”,提供個性化、差異化貼心幫扶,立說力行為企業辦實事,切實加快項目進度。四是在產城融合上下功夫。我們制定了三產服務業發展和形象提質兩大方案,力爭在城市面貌、載體功能、人居環境上有所突破,促進兩新互動、職住平衡。
- 津市高新區石勇談園區攻堅大會戰
-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